粉煤灰超細改性是為了提高粉煤灰的吸附能力,從而對粉煤灰進行改性處理。而我們都知道粉煤灰是一種價格較便宜、應用較為廣泛的固體廢棄物,但在一些低附加值的應用中,貯運環節會占據較大成本,影響了其作為材料應用的發展。通過對粉煤進行改性的方法,可以得到更大比表面積的產品,能夠更好地發揮吸附性能。
一、粉煤灰主要成分是SiO2、Al2O3、CaO、Fe2O3等,顆粒多呈多孔型蜂窩狀組織,單個粉煤灰顆粒的粒徑范圍為0.5~300μm,真密度為(2.0~2.3)×103kg/m3,堆積密度為550~658kg/m3,孔隙率為60%~75%,比表面積可達2500~5000m2/kg,并且含有大量的活性反應點可以與吸附質發生化學吸附和物理吸附,所以常常用作水處理當中的絮凝劑和吸附劑。粉煤灰作為吸附劑能夠去除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有機物等。
二、粉煤灰中含有大量性能較穩定的二氧化硅、氧化鋁等成分,導致其應用范圍和應用效果受到限制。實際中,常需要對粉煤灰進行表面改性或結構改性,增強其活性,實現高附加值綜合利用。
三、粉煤灰比較常用的改性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學法,其中:
1、物理法:機械研磨改性、微波改性、超聲波改性、高溫熱改性、金屬化表面改性等;
2、化學法:火法改性、水熱法改性、酸改性、堿改性、鹽改性、氧化鈣改性、偶聯劑改性、陽離子改性等。
四、粉煤灰超細改性對粉煤灰顆粒進行表面改性再功能化是提高其高附加值利用的主要手段之一,對粉煤灰顆粒進行表面改性,再負載一些功能助劑,可得到一種新型的功能材料。該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粉煤灰利用時的附加值,能極大調動企業對粉煤灰深度利用的積極性,促進粉煤灰的深度資源化。